印度武器装备长期依赖万国牌进口配资炒股公司平台,但新德里政府始终没有放弃加强本土军工制造能力的雄心壮志,特别是在战斗机研发领域。作为印度航空工业的骄傲,光辉战斗机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充满艰辛的奋斗史。这款战机最早可追溯至1983年的研发立项,经过长达18年的技术攻关才在2001年实现首飞,又历经14年的测试改进后于2015年投入小批量生产,最终在2019年进入全面量产阶段。
这款最初按照第三代战机标准设计的机型,在经历了30余年的漫长研发周期后,其技术指标早已落后于时代。为此,印度军工部门不得不对设计进行全面升级,将其性能标准提升至第四代半战机的水平。据香港《南华早报》9月2日报道,印度即将在本月下旬正式交付首批两架光辉Mark-1A型战斗机。这一里程碑事件意味着,在经历数十年的拖延后,印度空军终于开始逐步淘汰老旧的米格-21机群,朝着实现国防自主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曾公开表示,光辉战斗机将成为印度空军未来的中坚力量,全面取代现役的米格-21机队。印度退役少将卡皮尔·卡克更发出警告称,如果空军不尽快用光辉Mark-1A替换米格-21,将面临严峻的空中力量真空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印度军方持续追加采购数量。2021年2月,印度国防部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签订83架光辉Mark-1A的采购合同。此后又计划增购97架,使总订单量达到180架。
展开剩余49%然而截至目前,印度空军实际仅收到2架成品战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屡次推迟交付F404-GE-IN20发动机。军事专家指出,印度亟需突破航空发动机这一核心技术瓶颈,特别是在第五代战机研发项目中。虽然印度一直致力于国防自主,但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仍严重依赖美、俄、法等国的技术支援。
按照原定计划,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应在2024至2025财年交付至少16架光辉战机。但受发动机短缺影响,实际交付数量大幅缩水。8月中旬曾有印度媒体报道称新交付了8架战机,但现场照片显示其中6架根本没有安装发动机,只是空壳机体。这种无芯的尴尬状况,反映出印度航空工业的深层次问题。
在最近的印巴507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击落了包括阵风、苏-30和米格-29在内的多架印度战机,却未见光辉战机的身影。这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印度军方深知这款国产战机的实战性能存在严重缺陷,根本不敢将其投入前线作战。这一事实无情地揭示了印度在航空装备自主化道路上面临的严峻挑战。
发布于:天津市金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